作者: 来源: 牡丹晚报 发表时间: 2025-04-21 10:15
□李连义
进入四月,我回老家的次数勤了,一是找人拾掇房子,二是老家院里的那两株牡丹让我牵肠挂肚。前几天回去,核桃大小的花蕾挂在绿叶间,天气突变,狂风肆虐,气温骤降,啥时候开放还是未知数。今天中午回家,已经有十朵花绽放,最大的一朵有碗口大。十几朵粉红色的花朵随风摇曳,争奇斗艳,一股馨香在小院里弥漫,直沁心脾。
庭院里牡丹共两株,这株粉红色的开花了,那株绿牡丹却枝叶萎蔫,花蕾像干瘪的葡萄,是浇水的原因,还是施肥的原因导致如此,我不得而知。这两株牡丹是父亲2014年从集市上买来的,花了一百多块钱。当时父亲听说我准备去菏泽参加山东青年作家牡丹笔会,“哦”了一声就忙别的去了。我参加完笔会回来,父亲已经把两株牡丹栽到房前的花圃里。母亲埋怨说,买这么贵的东西,又不会伺候,纯粹糟蹋钱。父亲说,牡丹是娇贵,只要用心管理,她一定会开出鲜艳的花朵。见母亲不屑一顾的目光,父亲索性哼起《牡丹之歌》的旋律,以歌声回应母亲的揶揄。父亲认准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来,这让母亲无可奈何。母亲开始想看父亲栽种牡丹失败的笑话,因为她逢人便讲,父亲侍弄牡丹简直是自讨苦吃。
父亲从书店买来牡丹栽培的书籍,还时不时到一位退休后以养花出名的老领导家里请教,尤其是冬季的管理方法。第二年春天,父亲的两株牡丹花都开花了,一棵粉红色,一棵绿色。街坊四邻听说后,赶集似的往家里跑,欣赏这国色天香的牡丹。这两株牡丹每年开花都会吸引街坊四邻,甚至附近厂矿的人员前来观赏,这是父亲引以为豪的事情。每当牡丹开花时节,父亲就拿出手机从不同角度拍照,用微视频记载花朵开放的过程,然后拿到村里的小广场“显摆”。一传十,十传百,十里八村都知道父亲栽种了两株“竞夸天下无双艳,独立人间第一香”的牡丹。学画者支起画架临摹丹青,摄影师扛着器材捕捉花姿,更有新手花农躬身求教——小院俨然成了“牡丹学堂”。面对接二连三的人流,父亲乐此不疲,这里有牡丹栽培成功的喜悦,也有宾客纷至、小院增辉的兴奋。
2018年年底,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时,无意中说起牡丹。父亲说,有人出六百块钱买这两株牡丹,就是给一千我也不卖。我问,为什么?父亲说,庭院里栽上几棵花草,我觉得人也精神了。我接过话茬,是不是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。父亲说,对,就是这种感受。以后,我不仅栽种牡丹,还要栽种玫瑰、桂花、石榴、流苏……把整个院子栽满,这不就是满园春色了。我对父亲说,我去过菏泽,那里牡丹就上百个品种,你才栽培了两种。既然你对牡丹栽培有了七八成的了解,干脆栽上十几个品种,红黄蓝绿白,姹紫嫣红,一定令人刮目相看。父亲考虑一番,说,就栽牡丹,栽上十几个品种,让这个小小的庭院成为微型“牡丹百花园”。
2019年暮春,我自菏泽牡丹笔会采风归来,父亲见到我很不高兴。我问他,怎么啦?哪里不舒服?父亲爱理不理地说,你又去菏泽牡丹园了?见我点头,父亲气呼呼的样子有些可怕,他忿忿地说,你就不会给我捎点牡丹花苗来?我幡然醒悟父亲生气的原因,我给单位的同事捎来十余株牡丹的苗子,竟然把父亲打造“牡丹百花园”的事抛到九霄云外了,自然有些悔恨不已。为了让父亲转怒为乐,我打下包票,明年牡丹盛花期的时候,一定带他去菏泽看牡丹,领略牡丹之都的风采。到时候,喜欢什么样的牡丹就买什么苗子。一听这话,父亲的脸才舒展开来。
人算不如天算,谁也没有料到转过年头遇到疫情,而且接近三年的时间让出行成为前思后想、谨小慎微的事情。那三年,进入四月每次回老家,总见到父亲站在那两株牡丹前,用手轻轻抚摸她逐渐舒展的绿叶,她的花蕾有豆大,花生米大,再到核桃大,每天父亲都拍照留存。如果中旬的某一天,父亲打来电话,那一定是告诉我们,家里的牡丹花开了。电话里父亲的声音是一种自豪、满足、喜悦的口气。记得2022年夏天,我回老家给父母送黄桃罐头时,父亲说,这疫情啥时候结束啊,快把人憋死了。我知道父亲还惦记着到菏泽看牡丹的事情,赶忙说,应该快结束了,明年春天不出意外,我带着你和母亲到菏泽看牡丹。父亲的眼睛发射出光芒,说,你许下的愿,也该兑现了。此时此刻,父亲的脑海里应该是菏泽牡丹百花争艳、五彩缤纷的景象,应该是游人如织、莺歌燕舞的场景,应该是春雨绵绵润花颜、漫步雨中赏花鲜的浪漫。
可是父亲的身体越来越不乐观,2023年出了正月他就嚷着住院割疝气。2022年刚做了腹动脉堵塞手术,今年又动疝气手术,对于心脏有病、腿脚有病的父亲来说,都是一次生死考验。父亲的疝气手术还算顺利,住了不到一周就出院了。可能两次手术伤了元气,父亲走路开始抬不起脚,拖着地走。到了四月份又拄上了拐杖,经常唉声叹气,他是埋怨岁月的流逝,还是怨恨自己的身体不争气,是不能成行菏泽的遗憾。院子里那两株牡丹长出绿叶,长出花蕾,父亲见到我再也没提到菏泽看牡丹的事情,他知道,进入暮年,已经身不由己。那年秋天,不知出于什么动机,他把庭院里其他的花草都送了人,唯独这两株牡丹保留下来。他对我说,牡丹是花中之王,是典雅、大方、高贵的象征,这不正是人们的追求和向往吗。她经历了夏的热烈、秋的哀愁、冬的寒冷后在阳光明媚的春天盛开,花团锦簇,绚丽多彩,骄而不媚,艳而不妖,贵而不奢,这就是牡丹的风格。
那年初冬,当牡丹叶落、草木萧索的时候,父亲离开了我们。
父亲已经离开我们将近一年半的时间,他栽种的两株牡丹成为我们家珍贵的“遗产”,被我们精心呵护着。看到她,我会想起父亲的好学不倦,热情好客;看到她,我会想起那首传唱经久不衰的《牡丹之歌》,历尽贫寒,傲然绽放,百花争艳;看到她,我会想到菏泽牡丹花海的繁花似锦、婀娜多姿,还有对那片土地一见如故、情真意切的眷恋。